我的天堂城市:兩個香港人,一個扮台仔,一個扮坡妹,齊齊在美國講國語,玩乜?

作者Faceobok Page:金融肉骨茶

財經分析員,Patreon作者,專欄作家,文青。金融或非金融故事。合作或工作安排請email:ivankirsten@gmail.com或Whatsapp 852–5660 5578(不聽來電)

[我的天堂城市]台灣人在紐約追夢嘅嘢。不過,搵姜B演台仔,黃慘盈演坡妹,然後兩個講國語。「完全傷害香港人感情」

1. 鐵粉會「睇咗十次,好感動」。但對我嚟講,套戲睇一次都嫌多。不過,套要講套戲唔掂嘅地方,點都唔會數到姜B。開心啦?

TLDR:兩個香港演員一個扮台仔一個扮坡妹然後去美國講普通話。BTW,介紹返,新加坡護照,去美國係免簽的。

2. 大台有「香港人在北京」,戲院就有呢套「台灣人在紐約」。「我的天堂城市」云云,就係紐約。講台灣人在紐約追夢的「挑戰」,最後發現「紐約不是天堂」,但都係要活下去之類。熟口熟面,但fine

3. 套戲人物不多,三個故事,近乎全無關連,個「關連」十分夾硬,不如唔好整。姜B個故事放在中間,聽聞啲姜糖睇完佢呢部份就起身走(我嗰場唔覺有) — 「尊唔尊重電影」呢啲咁左膠嘅問題就不講了。不過呢,既然只係睇佢,就不如連第一部份都唔好睇啦,有一個去睇咗數住姜B幾多分鐘出場咪得。咁就再慳返啲時間(姜B呢部份應該三個故事中最短),甚至可以去多幾場,1院睇完去2院,兩個鐘睇三次,刷下票房

4. 演員方面,冇乜好批評。比較大問題,係選材,編導(同一人),同埋拎funding限制咗創作。合拍片嘅嘢。

================
5. 台灣人在紐約追夢,甚至有啲台灣媒題講到New Yorker — 但come on,三個故事,兩段係留學生咋,唔係好夠說服力。維基百科話, 「聚焦全球關注的移民問題」,明顯唔係嗰回事。

6. 但當然了,係編導俞聖儀夫子自道,在美台女咁話。套戲一估就估到女導演,而亦好易估到第一個故事部份係佢個人經歷。呢套係佢第一套長片,好多導演處子作都係自己故事。不過佢呢套就認真麻麻。

7. 套戲嚟自佢之前嘅個人短片,都有唔少導演係咁,但印象中短片加長,效果未必好。

8. 我睇套戲時,唔明做乜要拍紐約,唔係好啦更,你放個故事去第度都得。同樣地,做乜補一段在台北?冇乜必要。仲有,做乜姜B變咗台灣留學生?仲要同黃慘盈(扮坡妹!)兩個講國語?

9. 原來因為導演自己在紐約,仲有就係funding。第一套長片,錢何來?首先係紐約市女導演基金會科水,條件一定要係女導演,同埋要在紐約 — 咁就明做乜要在紐約,明顯係個故事遷就funding.另外,拎埋台北市funding,可能因為咁所以要在台北拍一段仔,然後姜B變咗台灣留學生,突兀到一個點(又,港仔扮台仔,港女扮坡妹?算唔算「文化挪用」?)

10. 本來,拎阿公錢,就唔使點理票房。不過中途MakerVille又踩入去,所以就有姜B了。

11. 於是你見到,funding就令到套戲有啲不倫不類,正係以前啲人批評「中港合拍片」嘅問題。
==============

12. 三個故事,第一個算比較扎實,因為正是導演自述。不過,感覺都係有啲矯情,無病呻吟。美國女留學生,失戀,遲遲唔寫論文,幫人補習又畀人炒咗。有幾「追夢破滅」,有幾大不了呢?「我嗰時在英國都係咁!」。話去做翻譯,然後見盡啲華人苦況,女人畀地鐵夾頭,女人畀老公性虐呀,對家啲律師又留難呀咁。

13. 最正係話女主角翻譯時,受害人話老公放波子在佢下面(彈珠,唔係車),呀女主角唔小心笑咗出嚟 — 結果畀人炒 — 夠晒唔專業,又突兀,我就真係睇到笑出嚟。

14. 第三個故事,有啲狗血,但我覺得拍得最好,比較深刻,而且真係講到「在美台灣移民」嘅故事。老公就移民第二代,家教嚴,兩公婆個仔,就亞氏保加(是但),好難教,又會打老母,外父又唔體諒,老公又掛住做嘢咁。

15. 同另外兩個故事一樣,我覺得導演拍得個世界太美好了。個老公就只係「掛住做嘢」,不嫖不賭冇欠債唔打老婆唔吸毒冇外遇唔掟嘢唔爆粗,外父又只係講幾句,聽到真相即時就「體諒」,太美好了。

16. 雖然呢,我十分懷疑,一個九歲嘅小朋友,有冇可能打到個成年人老母全無還拖之力。我九歲嗰時應該唔得,「可能美國啲奶水好啦」

17. 冇錯,個仔係「病」,大家都唔想。但對住個咁嘅頂心杉,仲會打老母打到成身傷嘅,老母心力交瘁,忽然間又「大愛」,「你只係病啫」,全無掙扎,就太唔真實了。

18. 同樣係處理「有問題」嘅仔,可以睇下《我兒子是惡魔》(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),老母就演繹到複雜嘅感情(OK,我知亞氏保加唔係反社會人格唔係返去做低晒啲同學)

=============
19. 本人最不能接受,正是第二段嘅故事,姜B同黃慘盈嗰段,真係唔關演員事。

20. 情節,係冇乜嘅,只係兩個留學生在紐約撻著搞上,然後條女考唔上,被迫分離。

21. 你我話「大香港膠」都好,總好過「大台灣膠」。我完全不能接受,姜B居然演台仔留學生,一句廣東都話冇講過,都算。黃慘盈就演「新加坡留學生」。做乜撚?

22. 姜B同黃慘盈,兩個講國語,做乜鳩?唔知係滿足導演自己,定滿足台灣funding,定係要整到套戲係「台灣人在美國追夢」 — 但又要貪MakerVille舊錢。一係你就搵埋台仔台妹演兩個角色,一係你就索性成套只拍姜B黃慘盈,一係就照安排角色係香港人囉,台灣片唔提得香港人?

23. 我冇話香港演員一定要演返香港人(雖然近年乜都講「文化挪用」),但,到底個用意何在?我當你為咗講咩「台灣人在紐約追夢」嘅主題,但又因為拎咗香港錢要用香港演員,所以要姜B做台仔 — 咁黃慘盈個角色又點解要係坡妹呢?佢係香港人都唔會影響「台灣人在紐約追夢」喎!咁到底係咪台灣戲唔提得香港人?定滿足啲台仔上坡妹嘅文化自high?

24. 當然了,個故事最後講坡妹申請唔到入學,姜B又要實習,去唔到坡國,被迫分手…….

25. 我DKLM,新加坡護照去台灣免簽證架。唔好咁自大啦台灣人。

26. Similarly,姜B畀個黑人呃咗40美金 — 「會唔會太睇少人地?」「呢度就真係唔好設定做香港人啦」

============

27. 同樣係女導演,同樣係處女作,同樣係「旅美亞洲女導演」自白,同樣講異鄉人。之前寫嘅《從前的我們》(Past Lives),就真係明顯較好,拍埋一齊高下立見。從前的我們》就只拍兩男一女,唔使太多情節,呢啲就係「講故事的技巧」了。BTW,國泰航機有得睇呢套《從前的我們》,我又睇多次。

已經1800人 訂Ivan Patreon!(bityl.co/9CyV) comment 都有link

=====
Ivan金融Patreon ,比別人知得多。subscribe now(bityl.co/9CyV) ,可以睇返晒以前嘅文。金融嘢,港美市場評點,月費100港紙有找. 畀年費仲有85折
====
合作或工作安排請PM 或email ivankirsten@gmail.com

Ivan Li 李聲揚 - 金融肉骨茶

葉念琛,張小嫻,勞蘇,小企鵝,東歐。主要都係鍾意錢。去過下切爾諾貝爾同瓦努阿圖,教過下書,撈過下投行,最愛始終係寫文。相信香港人好醜陋,相信社會需要不受歡迎的言論。相信人生如現場睇波,買平飛嘅人噓得最大聲。 Facebook page/Patreon/IG : ivanliresearch.